?
外籍患兒重癥感染 多學科協作轉危為安
2022年5月22日下午5時,有個蒙古國9歲患兒,胸悶氣短,外院胸部CT所示“包裹性胸腔積液及左肺實變”,兒科與胸心外科共同會診,協作救治患兒。 患兒入院時39.3℃,立即藥物降溫及物理降溫,同時抗感染治療,患兒體溫繼續(xù)上升42℃,此時晚8點,胸心外科曹永軍副主任醫(yī)師,考慮患兒胸腔感染及肺部感染非常重,有出現感染性休克的可能,建議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,家屬知情同意。患兒9歲配合差,且肋間隙非常窄,不易穿刺引流。胸心外科值班護士王媛,陪著患兒并心理疏導,超聲科醫(yī)生確定好穿刺位置,曹永軍副主任醫(yī)師成功穿刺引流,患兒渾濁積液引出,胸悶氣短減輕,體溫也逐漸下降。 隨著胸腔感染的控制,患兒病情好轉,但仍有肺實變,胸心外科王洪波主任醫(yī)師,組織兒科和胸心外科再次會診,分析病情,增加霧化吸入,繼續(xù)抗感染、化痰等藥物治療。 患兒病情進一步好轉。 近1周來,在胸心外科全科醫(yī)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,患兒病情明顯好轉,目前已經出院,回當地醫(yī)院繼續(xù)恢復中。